第684章 .松岛-《影城大亨》


    第(2/3)页

    例如《洛杉矶时报》评价道:“说到***,就不得不说说最近风头最劲的派拉蒙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可以说,这是一部施瓦辛格主演的大型史诗战争片,因此赚得了不少票房。这是一部典型的超现实主义的电影。一个打着***的旗号赚的票房的电影。画面唯美,线条柔和,有健硕的男人和曼妙的女人。有勇敢、智慧、忠诚与怯懦、阴谋、背叛的强烈对比,讲述冷兵器时代战争故事的电影。斯巴达勇士从小饶勇善战的成长历程让人震撼,不免激发出观众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简短有力的对白、果敢加深情的眼神、慷慨激昂的演说让观众热血沸腾。这也许正是这部电影带给人快感的原因所在。”

    “不可否认,快感乃是电影的归依。电影---反应现实或恢复历史或想象未来,展现世界的多种姿态,观众从情节各异的故事、对白、音乐、画面中获得不同的快感。或反思、缅怀、憧憬,或哭或笑或哭笑不得,总之,能够激荡起观众某种情绪的电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成功的电影。这也是很多人喜欢在电影的世界里游荡的原因。像幽灵一样没有大脑的游荡,似乎可以窥视离我们很远的人的生活。再回到自己的现实中时,就会无比的轻松。《斯巴达三百勇士》的成功揭示了这一点,快感无所不在,高氵朝迭起中,让我们享受视听效果带来的震撼,这一点,派拉蒙做到了。”

    《好莱坞娱乐报》报道说:“我们对于施瓦辛格这个大块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或许这是他在扮演过野蛮人柯南后再一次的巅峰!----斯巴达勇士真的很适合他,完美健壮的肌肉,还有那冷峻的面庞和眼神,让给我们感受到那个冷兵器时代男人的阳刚魅力,男人,就应该那样顶天立地!”

    除了这些专业的影评人士给予了优秀的分数外,一般的观众朋友们也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不错哦,还可以,蛮激烈的!”

    “很好看,肌肉很发达!”

    “我喜欢里面女主角被人侮辱那一段!”

    “很爽,很热血!”

    “牛---!”……

    伴随着这些正面的评价,不管是口碑还是票房一路飙升,更让戴维斯高兴的是由于哥伦比亚方面的帮助,令得这部电影全球上映,不管是美洲,欧洲,还是亚洲,基本上各大电影院都有放映这部戏的,随着电影的成功,派拉蒙公司的股票更是水涨船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完美,这就是完美!

    戴维斯这段时间美滋滋的,就连别人讥讽他是秃头,他也不生气,挑,见过这样事业有成的秃头么?以后老子要是坐大了,我要叫整个好莱坞的男人都剔秃头!

    “来人,给我冲杯咖啡,要甜的,不苦的!”戴维斯得意洋洋地坐在老板椅上吩咐着。

    可就在这时,女秘书慌慌张张的拿着一份报纸走了进来。

    “老板,不好了!”

    “什么不好了,不要这么晦气!”戴维斯怒叱道。

    “真的,出大事情了!”女秘书急忙将报纸呈递给戴维斯观看。

    “什么?我看看!”戴维斯一看情况不对,紧张了起来。

    这一看不要紧,一看戴维斯就觉得浑身气得发抖,差点当场脑溢血。

    为什么?因为报纸上面所刊登的那些评价几乎颠覆了之前那些评论。

    首先第一篇文章,是好莱坞一个著名评论家所写的,题目:愤怒——电影《斯巴达300勇士》篡改历史。

    具体内容如下。

    “今天,看完了一部派拉蒙大片《斯巴达300勇士》,不知大家看过没有。电影主要介绍的是: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率50万铁骑攻向希腊。数月之战,希腊已沦陷过半,骁勇善战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被众城邦选出担任守军统帅。英明神武的他力排众议,亲率300斯巴达勇士死守希腊中部的门户--温泉关。此一战力量悬殊,然而数万波斯精锐强兵,却不能攻下列奥尼达与300壮士用性命筑起的防守。直至最后一位斯巴达壮士血溅当场,波斯才最终胜利,然而300壮士的勇猛刚强,却深深震撼了波斯王,为希腊的反攻赢得了时间。这是该影片想要表达的意思  。这部由派拉蒙公司出品的《300勇士》在周末3天的票房收入约为4000万美元,创下了电影史上3月份上映新片首周末票房的新纪录。这一纪录此前由迪士尼公司的动画片《铁钩船长》保持,该片去年3月底上映时首周末票房收入3800万美元。”

    “我看完除了十分反感外没有其他感觉,倒不是因为片中的暴力与血腥——制片人篡改历史!首先,扼守温泉关的希腊军队是7000而不是300,只不过1000在一线,6000作为预备队。其次,波斯帝国的军队是50万,而非100万(其实,在公元前480年,以那时人类的生产水平,一个国家动辄发动50万军队进行远征恐怕很值得怀疑,况且,位于沙漠荒凉地带的波斯(今伊朗附近)是否有能力供养的起如此庞大的军队也是个问题。后来的军事史学家们经过仔细研查,得出结果是波斯军队估计为15万人左右。照诗人赛蒙尼提斯的说法,有300万人,恐怕更不可信)。”

    “片中波斯军队中的犀牛和大象竟然经不起希腊士兵一支长矛的攻击,斯巴达士兵如神一样英勇善战。而大家知道犀牛是非洲的物种,而公元前480年的波斯帝国还没有能力将势力延伸到非洲,虽然那时波斯帝国正处于鼎盛时期。我们知道,亚洲国家将势力延伸到亚欧非三大洲的只有奥斯曼土尔其帝国。的确,斯巴达战士以绝对劣势的兵力迎战数被于己的敌兵,并造成巨大杀伤,很值得人们钦佩。但影片背后的***目的却很让人恶心,好莱坞在现在这样中东关系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拍摄这部影片,是想震慑中东某些国家么?片中说‘这些懦弱的波斯人……’,言外之意,不言自明……再结合这部戏的导演是科威特人默罕默德.贾里,这不仅让我们怀疑,科威特与美国的关系,是否已经亲密到了能够侮辱伊拉克人老祖宗波斯人的地步?怀疑中……”

    如果说第一篇像一根长矛,狠狠地捅了派拉蒙一枪,并且把科威特拉到了美国阵营,让桀骜不驯的伊拉克很不爽的话,那么第二篇却是短文,犹如一把匕首,又捅了派拉蒙一刀。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派拉蒙,你究竟在做些什么?!

    “如今在世界大火的好莱坞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内容嫉妒扭曲,该片似乎要告诉人们,伊拉克自古以来就是邪恶之源,现代伊拉克人的祖先则是丑陋的谋害别人的笨野人。这部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对于历史的歧视!对于波斯人的歧视!对于伊拉克的气势!派拉蒙,你们在干什么啊?难道在蓄谋一场战争么?!”

    看完这两篇报道,戴维斯马上感觉冷汗涔涔。

    “上帝呀,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戴维斯像是摸到了毒蛇一般,将报纸急忙扔到地上。心中顿时升起一丝恐惧,假如敏感的中东地带真的因为这部戏而爆发战争的话,那么自己将会……将会成为战争罪人!!!

    毫无疑问!

    这是个非常可怕的预测。

    只是这部电影有这么大的力量吗?!

    戴维斯不明白这部电影的力量,荣少亨可清楚的很。毕竟前世中东战争在八月份已经爆发了,现在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借口或者说契机,而自己就给予了所谓的“侵略方”伊拉克一个契机。

    转眼三周的时间过去了,《斯巴达三百勇士》在***上的冲突越演越烈,敏感的***人士似乎已经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至于此事的始作俑者,荣少亨正在剧组拍摄《肖申克的救赎》杀青部分。而且他的好莱坞电影人则在为下个月的圣诞档厉兵秣马做好备战准备。

    1990年12月13日,星期五。

    星期五与十三对于西方人来说都属于“不吉利”的魔鬼数字,往往在这一天会出现很恐怖的事情,好莱坞电影方面也喜欢在这方面做文章,比如那个恐怖电影系列《黑色星期五》,基本上是每年一部,电影人拍得不亦乐乎,观众们看的也是津津有味儿。原因就是西方世界的人们对于这两个黑色数字和日期有着很执着的癖好。

    同样的,现实中这一天似乎也预兆着灾难,因为就是在这一天,一个惊雷落下,酝酿已久的中东战争,终于爆发了。

    当时荣少亨正在剧组观看拍摄出来的摄影效果。看到不满意处,荣少亨就取出摄影带亲自剪辑,这时候他的电话响了。

    来电话的人却是雷霆基金的神童辉。

    神童辉在电话里面用压抑不住的喜悦说了一句话:“伊拉克借口科威特人侮辱了波斯,已经发动闪电战,入侵了科威特!”

    就这么一句话,啪地一声,荣少亨将手中的母带掉落在了地上。

    自己筹备已久的“吞天计划”终于开始了!

    接着的这段时间,美国各大媒体都在连续不断地报道:“伊拉克打着清理门户的口号,入侵科威特,引发局部战争……”“伊拉克已经占领科威特首都,要求科威特当局向巴格达臣服……”“战争爆发,石油涨价……”“中东地区局势混乱,美国不排除用武力干涉可能……”

    雷霆基金美国总部。

    巨大的期货走势图在大屏幕上闪烁变幻。

    当荣少亨走进这里的时候,整个总部忙忙碌碌的,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打电话的打电话,***作电脑的***作电脑,还有的人不断地催促着其他人买进或者抛售在手的期货。

    在总裁办公室里面,神童辉正在电话不断地给自己的属下下达着不同的命令。

    荣少亨对于期货和股票不是太熟悉,当是眼前的一幕感染了他,让他觉得这就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看不到刀光血影,却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压迫感。

    “情况怎么样?”荣少亨打断了正在忙碌的神童辉。

    神童辉脸上露出一副极其疲惫的神情,可是他的眼神却是充满了难以名状的***。

    “情况还不容乐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