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常年陪跑奥斯卡-《好莱坞之路》


    第(2/3)页

    “罗莎到退休的年龄了?”墨菲立即想起那个坐下几乎能将椅子压垮的前台兼接线员。

    盖尔-加朵来回翻看着邀请函,“月初就到了,现在刚刚办完手续。”

    说到这里,她忽然叹了口气,“像她这么认真负责的员工现在不好找啊。”

    罗莎-罗德里格斯形象不佳,却因为感激墨菲当初给了她一份体面稳定收入又相当不错的工作的关系,这些年始终站在工作室的立场上工作,可谓是难得的好员工。

    墨菲笑了笑,“现在工作比员工更难找。”

    这里的失业率之高,一定会让某些向往天堂的人大失所望。

    “嗯。”盖尔-加朵放下邀请函,转头看了墨菲手中的数据快报一眼,却什么都没看到,问道,“票房情况怎么样?”

    “纽约和洛杉矶五家影院,总共有十五万美元多一点的票房。”墨菲把快报递了过去,“平均单馆三万美元,还算可以吧。”

    盖尔-加朵接过快报,翻开看了起来,相比于某些大热文艺片动辄五万美元+的单馆点映,《迭戈-罗斯》的点映票房只能说不算好,也不算差。

    不过,转念想想这也很正常。

    那些点映时单馆票房成绩爆棚的文艺片,哪个没经过半年以上的口碑营销,往往从戛纳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就开始参展,运气足够好的话,会收到不少奖项傍身,在各种艺术类的电影节上制造话题,北美市场一直压着不上映,直到颁奖季来临。

    经过充分的口碑酵,影片又有长达半年的宣传推广,等到点映开始,观众的期待值自然爆成出色的单馆票房数字。

    至于后面怎么样,就要看口碑了。

    她继续往下看,二十世纪福克斯送来的快报上,还有一份点映三天后各种评分的统计。

    影片的影院观众评分(netemascore)为“a-”,爆米花指数只有百分之七十四,观众口碑中等偏上,netemascore预测影片如果在颁奖季如果没有重要提名和奖项进账的话,北美票房不可能过五千万美元。

    与观众口碑不同的是,影片的媒体和专业口碑爆棚,在烂番茄收录的89家媒体中有百分之八十二给予好评,平均分达8.3分;权威媒体综合评价metacritic收录56家媒体平均分为8o分。

    盖尔-加朵回忆了一番,即便放在墨菲所有的影片中,这样的专业口碑也是极其出色的。

    可惜的是,影片有些高冷,观众不太买账。她只能暗中叹了一口气。

    “对了,有件事你记一下。”盖尔-加朵提醒墨菲,“《波士顿环球报》的授权只有十年。”

    也就是十年之内,如果墨菲和斯坦顿工作室不改编电影的话,双方之间签订的授权协议将自动失效。

    墨菲点点头,“用不了十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