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知,难道十七姑听到什么风声?” “非是什么风声,只是见微知著,从蜘丝马迹中想到的。”崔若颜又是一叹,问道,“你可知陆瑾的出身?” 崔挹点头言道:“以前曾听人说过,这陆瑾乃是寒门之士。” “对。”崔若颜轻轻颔首,言道,“现在天皇重病卧榻不能处理国政,举国大事均是决于武后一人,你也应该知道武后长期以来对我们七宗五姓存在敌视,更大力发展科举打压门阀垄断官场的现象,这次意欲让陆瑾这个寒门出身的士子担任知贡举,正可以借此机会再次表明科举只重人才,不重出身的决心,况且陆瑾此人曾担任过朝廷监察御史,为人为事可以说得上是刚正不阿,而且此人少年得志,目前已是吏部侍郎,只怕将来一定会入主政事堂,他是绝对不会为了区区利益便任由我们七宗五姓摆布,从而听命于我们的。” “那不知眼下该如何是好?”崔挹眉头紧皱,脸上凝重之色甚浓。 崔若颜沉吟半响,言道:“现在离省试还有三个月的时间,倒也用不着太过着急,况且想从科举考试中分一杯羹的可不知单单只是我们七宗五姓,许多朝廷贵胄子弟也会有如此心思,陆瑾如此年轻便位居这般矛盾集中的职务,只怕也非常的麻烦,咱们不妨先静观其变。” “也只能如此了。”闻言,崔挹却是一叹,他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脸上露出了些许玩味的神情,笑语言道,“对了,听闻十七姑你与陆瑾的交情可非一般,说不定只要你出马请求,陆瑾也许会在科举考场上对我们七宗五姓的子弟甚是宽容了。” “荒谬!”崔若颜急声斥责了崔挹一句,俏脸不知不觉飘上了几丝殷红,责怪言道,“奴的确与陆瑾有过交情,然而他可是那种对事不对人的秉性,岂会为了我而放弃自己的原则?这样的话万勿说了。” 见十七姑罕见露出了一丝羞色,崔挹暗觉惊讶,笑道:“好,你不让我说也可以,十七姑啊,你年龄已是不小了,可不要为了七宗堂之事而耽搁了自己的婚事,年华易逝,、红颜易老,你该早早成婚了。” 待到崔挹走了之后,崔若颜却因为他最后那一句话而烦闷了许久,半响才发出了郁郁叹息之声。 在被授予吏部侍郎的第二日,陆瑾准时前去吏部报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