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曹操统西域-《三国之赤色黎明》


    第(2/3)页

    西域,把货物卖到西域那边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西域那边似乎对丝绸非常的狂热。当刘宏提出开辟西域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世家想着,是不是该多重一些桑树,养蚕取丝。

    或许甚至可以把多余的粮食都买到他们那边,这样粮食的价格就上去了。

    想法的确是非常好,但是现实却是非常的骨干。自从东汉建国以来,通往西域的通道基本上就封闭了。不仅有大量的羌人和乌孙人骑兵在那里出没,甚至还有鲜卑的骑兵出现。

    再加上西域荒凉干旱,本身又种不出什么作物,是故世家们几乎没有把精力放在这上面。丢荒就丢荒,哪怕是失去西域他们都认为本身没什么问题。别的不说,早些时候北宫伯玉叛乱的时候,甚至有人主张把西凉都给放弃了。

    “诸位爱卿,如今大汉兵强马壮,有数万带甲之士,重开西域不成问题。”刘宏见大家的兴趣已经被转移了过来,这才缓缓说道,“却是尚缺一名统兵的主帅,却不知道诸位爱卿有何人选否?”

    顿时大家就闭嘴了,先不说西域蛮荒之地,要重开丝路多么麻烦,路上还有不少胡人的游骑兵,时刻袭扰着这条路线。就说这补给线也是长得可以,还要面临被胡人抢掠的可能性,此番进入西域,风险太大。

    “陛下,西域地势荒蛮,千里无水草,别说军粮,只怕还需要运送一批水源。西域更是风沙不断,道路难行,对马匹的消耗太大。还有胡人游骑游弋,风险太大了!老臣觉得,还是不要再开启西域好些!”杨赐却是上前奏报到。

    “道路不成问题!之前北宫伯玉叛乱,西凉出现了不少难民,甚至有不少在巴蜀经过汉中逃难到司隶的难民。朕打算调动他们,修造一条从司隶到西域,甚至到大宛国、大秦国的道路,以工代赈。

    特区那边已经表示,愿意提供水泥的制作技术,到时候采石、修路也需要用到不少的人手。当然若各位手头上有采石场的,朝廷也可以向各位采购。

    前期而言,也不需要太远,只需要把宜禾都尉城(后哈密市)夺回来,把那里作为前线补给点,大量种植土豆这种耐旱作物,如此几年后军粮问题应该能够得到缓解。

    大军也需要适应那里的环境,保守也需要三四年的时间。有这段时间,把道路修建到故车师国(乌鲁木齐市附近)应该不成问题!

    还有个好消息,那就是在金城郡临羌县以西,有一座偌大的盐湖,里面的盐多不胜数,若能熬煮出来,那么完全可以供应关中和巴蜀的所需。

    朕也是很好说话的,到底盐湖所在是烧当羌部落之中,要时刻面对羌人的袭扰。朝廷也没有多余的士卒去镇守保护煮盐的工人,决定把这个盐湖下放。

    有兴趣的,可组建不过五百人的私军前往当地,煮盐所得,朕分出二成出来,如何分配你们自己决定,但总数只有两成,这点不会改变!”刘宏缓缓把计划说了出来。

    青海在这个时代叫做西海,很多人以为和东边的太平洋一样,是一片海域,并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偌大的盐湖。但李煜知道,然后就告诉了刘宏。毕竟在他看来,这玩意距离自己的统治范围太远,赚不到什么利益,但拿出来的话,却有很多人可以受益。

    主要受益的,当然还是关中和巴蜀的百姓。他们深居内6,所以很少能够吃到海盐,很多时候都是熬制井盐来食用,少数则是开采矿盐来补充盐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