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朝堂便是文臣的天下,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坐而论道,指手画脚。 所以这朝堂里,基本上全是大儿子的人,汉王的力量稀少,自然没有几个在储君之位上给他投票。 从心里面说,就算把太子之位给了大儿子,但是并不代表,朱棣的心里,最认可的是朱高炽。 朱棣对于这个二儿子,始终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这点大儿子,永远也不可能给他。 二红见刚才还滔滔不绝的皇帝,此时渐渐沉默,便起身新切了一杯“苏州红梅”,将茶放在的暖阁的几案上,陪着永乐帝,一起沉默。 “你这个小灵精,怎么也不说话啦?”朱棣忽然开口了。 “皇上你也没有说话呀。皇上,你在想什么?”二红故作呆萌的忽闪着长睫毛。 ——这长睫毛可是她脸上唯一好看的地方了。 “我在想,汉王如今的遭遇,不就类我当年?”朱棣终于开口了,而且语出惊人。 二红知道,朱棣说的是当年,他还是燕王时跟着太祖朱元璋在战场上,立下了很多大功,可是因为兄长朱标是嫡长子,成了最合法的储君。就算后来太子朱标37岁英年早逝,皇位却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儿子死了由孙子继承,皇位依然与燕王无缘。 朱棣的眼里掠过一丝悲愤之情。 “朕就是这个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的受害者,可是现在,为什么自己一当上皇位,却要将这一生的悲剧给儿子高煦重复?当日朕也曾偷偷怨恨太祖,为何现在,却要做一个让儿子偷偷怨恨的父皇?” 朱棣似乎在对二红倾诉,更像是在喃喃自语。 此时,吴二红心里一紧,暗叫不好。 陪朱棣说了这么久话,她总算看出了,永乐帝又想把太子位传给汉王了。 之前朱棣生出将皇位传给皇孙的念头,已经不妥,现在若是将皇位传给朱高煦,这位汉王虽然颜值很高,但是,连他的母后都认为,他行事风格最像朱棣,心狠手辣,做事决绝。 他一掌权,只怕太子一脉必定满门抄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