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礼仪之邦》(求全订!)-《神级复兴系统》


    第(2/3)页

    “全国成型的,音全的应该不过六套。”启功先生想了想“主要是这个乐器太冷门了。”

    “如果能选出一个乐器代表华夏音乐巅峰,我觉得编钟是。”大先生说道“可惜没人敢动这个项目。毕竟是背着国乐器的帽子。”

    王耀眨了眨眼“真的?”

    “有想法?”大先生露出笑容。

    启功先生看了眼大先生,笑着摇摇头“您就别给他找麻烦了。”

    “好东西就是应该拿出来用,放在博物馆展览算是怎么回事?”大先生轻笑道。

    “国之重宝,轻易拿出来不就显得价值高了吗?”启功先生笑了笑。

    “说来也有趣,既然是为人民服务,国宝拿出来有什么不好的,熊猫不也是在动物园赚门票?我就看不惯这个形式主义。”大先生轻笑。

    王耀隐约觉得气氛有些不对,平时大先生说什么,启功先生很少反驳。

    “您也说了,是是国宝,大熊猫倒也是,不过饲养大熊猫的管理员可都是专家。”启功先生笑呵呵的说道。

    “小子,听到没,要是没把握,就少自找麻烦。”大先生对王耀笑道。

    “哦。”王耀干笑着敷衍一声,一口把绿豆汤干掉“我去打电话了。”

    “先生手里应该有清宫的编钟谱子吧,老佛爷当年好像挺喜欢乾隆爷留下的一套编钟。”启功先生等王耀走后笑着问道。

    “那是套金钟,声不对,要是早些年挖出曾侯乙墓的编钟,圆明园失窃的国宝还得多加两样。”大先生轻笑道。

    启功先生点点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

    ............

    编钟,是全世界范围内只有华夏拥有的特殊乐钟类打击乐器,而且是世界音乐史上最早的七声音阶,完整十二音律,在至少两千四百年前,比乐器之王钢琴早了一千多年。

    是全世界乐器中,当之无愧的乐器之祖。

    而且伴随着编钟文化的是华夏文明人文道德水平最高的一个朝代,随着编钟文化的没落,也代表礼乐崩塌。

    编钟文化承载的是华夏文明中的‘礼’,也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巅峰。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有十九个钮鈡,四十五个甬鈡还有一位楚惠王送给曾侯乙的一座单独的大傅鈡,一共六十五个青铜鈡组成的,而且每一个鈡可以出两个声音,出土后经过音乐专家测试,这套两千四百年前的青铜编钟,拥有跟现代钢琴几乎完全的声频。

    也就代表着,最少在两千四百年前,华夏的乐律就达到了现代乐律的水平,尤其是青铜器制造能够达到这种水平,可谓是人文科技的一个巨大奇迹。

    当亲眼见到这套巨大的编钟的时候,王耀再一次被华夏先贤们的伟大所震惊,这套摆放在博物馆的编钟群。

    它的外形呈直角曲尺形,全长1o米以上,上下3层,高273厘米,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圆柱承托。整套编钟和梁架气势宏大、壮观无比。

    大小不一的编钟上篆刻器纹记录着它们每一个鈡的名字,还有一完整的乐谱,这是两千四百年前的祖先留下的,光是这种历史的沧桑感,就让每一个华夏子孙感觉到血脉相连的涌动。

    编钟散着一种祥和的威仪。

    谭盾脱了鞋,在门口对着编钟跪拜,神态虔诚且肃穆,王耀从震惊中回过神,也对着编钟跪拜行了。

    “太神圣了。”王耀感叹道。

    “它们的声音更加神圣。”谭盾满脸陶醉“我当初敲第一下的时候,眼泪情不自禁就涌了出来,控都控制不住,那种失控,你了解吧?”

    “应该。”王耀舔了舔嘴角“难吗?”

    “难,生怕一不小心敲坏了。”谭盾点头说道.

    “那这次有经验了。”王耀笑道。

    “你还想让我敲这个?”谭盾大惊。

    “不然我们来干嘛?”王耀一怔。

    “大哥,这可是国宝,我是被批准才让敲的。”谭盾白了眼王耀“咱们敲的是复制品。”

    “复制品感觉差点意思。”王耀皱眉道。

    “废话,有的敲就不错了。”谭盾说道“这些都是国宝,万一有个闪失我们就是千古罪人。”

    “复制品的音色什么都差不多?”王耀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