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马腾初识鱼鳞阵-《三国之马腾天下》


    第(2/3)页

    反观匈奴方面,始终长于进攻而短于防守,防御战从来就不是游牧民族的强项,其与生俱来的机动性优势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郅支单于最大的战术错误,就是在面对四万多汉胡联军、敌众我寡之时,竟然据城自守,以致画地为牢,以卵击石。

    结果,耗时两年建成的单于城在汉军的强攻之下,一天一夜即告失陷。

    郅支单于伏诛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既高兴又恐惧——高兴的是死敌已灭,恐惧的是汉军武力强大。

    于是,他更加恭谨地第三次单身朝觐,表示“愿守北幌,累世称臣”。

    这才有了著名的“昭君出塞”,南匈奴的命运从此彻底和大汉王朝绑在了一起,自秦汉以来的北方边患从此一举解除。

    即便到后来王莽改制、天下大乱之际,匈奴也无力趁虚而入。

    正如当时汉宗室刘向所言:“此战扬威昆山之西,扫谷吉之耻,立昭明之功,万夷慑伏,莫不惧震。”

    以一次战役而收战略之功,陈汤从此名扬天下。

    而如今常为人津津乐道者,是大胜之后甘延寿、陈汤给汉元帝去的那封著名疏奏:

    “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

    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及名王以下。

    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其辞荡气回肠,千古流芳。

    名将陈汤,一生仅此一战,但一战即为数十年汉匈战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给自己的祖国赢得了长久的边境安宁——为将者,夫复何求?

    所以,不管陈汤后来的命运如何挫折困顿,他的勇气、谋略和才华都俨若一颗璀璨的明星,在胜利的瞬间光辉灿烂,永远定格在塔拉斯河畔的那个夜晚。

    此正是:

    汉家男儿戍边关,纵横沙场未等闲。

    千里远袭斩处,一剑封喉震天山。

    马腾听了,除了对陈汤的胆识极为钦佩以外,对罗马士兵的战法也产生了浓厚兴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