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乐熹开说兼并源-《三国之马腾天下》


    第(2/3)页

    一年到头,收成好还好说,收成不行就得出去要饭。

    这样算起来,还不如租地方家的地来种,只管出把子力气,旱涝保收,这样省心。

    于是就把一些地6续卖给了他,他家的地自然也就越来越多了。”

    马腾虽说自小从农村长大,但榜罗之地,靠近鄣山,村民多以打猎为生,种地的也有,但很少,因此对这等事体不甚了然。

    拿眼向高何奇等人瞄去,见他们神态自若,想是对这样的事情见怪不怪。

    心中有许多疑问,却不知从何说起,只好看着老者踯躅而去。

    “这就是所谓的土地兼并。”乐熹说道。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呢?”马腾不解地问。

    “土地兼并由来已久。”乐熹说,“若明公不嫌聒噪,属下请为说之。”

    马腾点点头。

    乐熹说:“三代之前,实行的是井田制,不存在土地兼并的问题。

    井田制的开创者,是治水的大禹。

    远古时代,华夏大地是洪水时代,气候湿热,百川横溢,大大小小的河流山溪相互冲击流淌,在山原大地上搅成遍地汪洋。

    舜帝命令大禹担负起治水的使命,以当时秦人部落领大费为禹的辅佐。

    大禹十三年栉风沐雨,终于使百川入海,洪水被制服了。

    洪水消退,冲击出大片平原土地,一望无际,平平展展。

    人们为了争夺肥美的土地和水源,厮杀拼打,乱的不可收拾。

    此时,大禹已经建立起第一个国家‘夏’。大禹是开邦君主,面对混乱,他明了一种耕作方式:井田制。

    在广袤平坦的肥沃平原上,将土地划分成无数个‘井’字形的大方块,每八家一‘井’,中间一块是公田,由八家合力耕种,收获物上缴国家。

    八家唯一的水井,在公田中央位置。人们每天清晨前来打水,顺便就在井边交换剩余的物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