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清醒冷静高何奇-《三国之马腾天下》


    第(3/3)页

      人们在一起生产,一起劳作,一起分配,一块生活,人们之间没有贫富的差别,没有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其乐也陶陶,其和也融融,确实是非常理想的人间乐土。

      推崇井田制的人们,往往是只看到了这种美满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另一面。”

      “另一面是什么?”乐熹问。

      “另一面,其实今天上午你已经谈过了。”高何奇说,“那就是集中生产,共同劳动,许多人一起来耕作一块土地。

      那么我们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一起劳作呢?他们难道不可以象现在一样几个人就能耕作一块土地吗?”

      “不可以。”乐熹说,“那时候还没有牛耕和铁犁。”

      “对,乐熹先生说到根本上了。”高何奇说,“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他们必须在一起生产,只有这样,才能让庄稼正常生长,让土地有一定的收成。

      否则的话,他们可能连吃饭都成问题,也许根本就生存不下去。

      从这一点上来理解,人们集中生产劳动,是那时候长期落后的生产能力逼迫人们这样做,并不是人们喜欢这样做。

      所以说,当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和铁犁出现后,井田制被破坏、被消除就成为了顺其自然的事情。

      土地私有意味着土地可以买卖,土地可以买卖意味着土地可以兼并,而土地兼并则意味着贫富不均、两极分化,这些都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高先生的意思是,”乐熹说,“人们生产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导致土地私有,土地私有必然会导致土地买卖,而土地买卖又必然会导致土地兼并,出现贫富不均,是这个意思吗?”

      高何奇说:“这是规律,是趋势,人力是难以改变的。”

      范吉异想天开,说了一句:“那下一道命令,不准人们土地买卖,这事不就结了?”

      有诗云:

      殷鉴未远寻良方,众说纷纭难思量。

      欲效三代圣贤制,恢复周礼有王莽。

      丹心灼灼天可表,青史悠悠地凝霜。

      新肩铁担何其远,鸿雁纷飞路正长。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