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自毁长城(一)-《盛唐江山》


    第(2/3)页

    他也知道李飞麾下仅有两万七千五百安东军,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了。最主要的还是李飞这一场大胜对朝廷的激励。

    唐玄宗当即就想对满朝文武宣布李飞的战绩。

    然而,当唐玄宗看到后面,李飞关于为高仙芝和封常清求情的事情,立刻又让他的眉头皱了起来。

    李飞这封奏书最早也是十天以前写的,那个时候,洛阳之战也才刚刚开始吧,李飞怎么就知道今天他会想杀高仙芝和封常清了?

    李飞为封常清求情,写得很明了,还分析了不少事情,特别是封常清的惨败。

    说封常清连番惨败没有大的过错,言明安禄山麾下士兵全部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而封常清手下之兵,不过都是刚刚募集到的普通百姓,未经过任何训练,战斗力本来就与安禄山反军相去甚远,况且数量还远远不如安禄山麾下的反军,封常清的惨败是可以预见的。

    但至少封常清拼命抵抗了,还杀伤了大量反军士兵,这应该是封常清的功劳,无论如何封常清都不该死。

    再说高仙芝,李飞只猜测得出封常清被唐玄宗问罪斩杀的缘由,但却猜测不到高仙芝到底是因为什么具体缘由也被唐玄宗问罪斩杀的。

    为高仙芝求情,李飞是这样说的。

    高仙芝身经百战,有很丰富的战场经验,是大唐难得的将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为有人领兵剿灭安禄山反贼,并且前线杀大将,自古便是兵家大忌,最轻也要动摇军心,无论如何高仙芝也杀不得等等。

    总之意思就是封常清杀不得,高仙芝也杀不得。

    可以说,李飞为了保住封常清和高仙芝两员大将,帮助大唐守住潼关,尽了最大的努力。

    李飞不想看到安禄山杀进关中,历史重演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出逃,最后还在马嵬驿发生那一幕悲剧。李飞没有多大的胸怀,他只想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其中排第一的无疑就是自己的妻儿以及当作亲娘看待的杨贵妃。

    曾经他不顾一切的揭露安禄山想谋反,希望能够警示唐玄宗,不使得历史悲剧的发生。

    可惜没有成功,唐玄宗不愿意相信,安禄山还是安然回到了幽州,并且还是起兵造反了。

    无法阻止安禄山造反,李飞又试着阻止安禄山杀进关中,阻止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出逃,最后马嵬驿悲惨一幕的发生。

    李飞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

    唐玄宗心里很矛盾。

    如果没有李飞连平契丹,奚族,以及歼灭幽州反军的战绩在前,唐玄宗不会听李飞的任何劝解。但李飞战绩在前,唐玄宗心里振奋之下,压抑减少了不少,已经听得进李飞的一些劝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