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了弄死杨国忠,王思礼也是够豁得出去的。 他两次游说哥舒翰。 第一次,王思礼是这样对哥舒翰说的。 “元帅,杨国忠蒙蔽圣听,败坏朝纲,祸国殃民,若不是他,大唐不会沦落到今日的地步,其为大奸贼也,百姓对其的痛恨程度不比反贼安禄山差多少。并且反贼安禄山造反大唐,也是以清君侧,诛杀杨国忠为口号,不如元帅上表陛下,陈列杨国忠之罪,让陛下将杨国忠处死!如此一来,不仅朝廷少了一个祸害,陛下恢复以往的圣明,反贼安禄山也没有了继续造反的口号,一举两得啊!” 哥舒翰一听王思礼竟然跟他说这种事情,当时就愣住了。 哥舒翰不是不知道杨国忠祸国殃民,独断专权,败坏朝纲,也不是不希望朝廷能清除了杨国忠这样的祸害,可是做为朝廷的领兵在外的将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啊,再则,杨国忠是当朝宰相,深得唐玄宗宠信,岂是他上个表就能杀死的? 哥舒翰毫无疑问拒绝了王思礼的请求,说自己只是一个领兵在外的将领,先守住潼关为要务,最好还是不要管政事。 王思礼很失望,不过他并不气馁。 没隔多久,王思礼第二次游说哥舒翰。这一次,王思礼换了一个建议。 “元帅不愿意干预政事,末将无话可说,但末将仍觉得有必要除掉杨国忠这样的祸患。不如元帅派末将领三十名骑兵回长安,直接把杨国忠绑来潼关,而后宣布他的罪名,在潼关将他斩杀。事后陛下和朝廷就算怪罪,元帅也尽可把罪名推到末将头上,绝不连累元帅,末将届时就算被陛下杀了刮了,也含笑九泉!”为了除掉杨国忠,王思礼也当真是把自己的命都豁出去了。 然而,这一次仍旧让王思礼失望了。 哥舒翰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他一听王思礼这个建议,为了除掉杨国忠,不惜自己的性命,他确实是有些感动的,可是这不符合他坚守的原则。 “不行,我哥舒翰为朝廷大将军,领大军在外抵御反军。我若同意你这样做,不经过陛下就把当朝宰相私自绑架到潼关来,再处死!那么我跟造反的反贼安禄山何异?陛下和朝廷又还如何相信我,让我继续领兵御敌?”哥舒翰还是思虑得更加细致一些的,仅仅为了杀死杨国忠,就造成朝廷对他的不信任,到时候朝廷必然另派将领接任他,而长安之中,哪还有什么能战的将领,别到时候把潼关丢了,反军杀去长安,他哥舒翰就成为历史罪人了。 哥舒翰比上一次拒绝得更加坚决,甚至警告王思礼切勿再对他说这样的事情了,否则让只能将王思礼先绑了押去长安让朝廷发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