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认清现实-《盛唐江山》
第(2/3)页
看到这一幕,肃宗李亨心里稍稍舒服了一些。
接下来仍旧有许多困难要解决。
第一次出兵收复关中与长安城,不仅遭遇惨败,而且还损失兵力超过八万,灵武朝廷的实力一下子变得空虚了起来,别说继续收复关中和长安城了,就连应对反军可能朝灵武发动的进攻都会很吃力,如此看来,大唐何时才能平反?
房琯主持出征遭到惨败,不仅宰相之职被罢免了,也不适合继续做领兵平反的主帅了,得另选其他合适的人选。
肃宗李亨随即召开朝会商讨新的领兵主持平反的人选。
这可是决定大唐未来命运的事情啊,有了房琯的前车之鉴,不管是肃宗李亨还是其他文武百官,都认清现实了。领兵打仗还是需要有经验的将领更加合适。谁也不敢再提另一个没有领兵经验的人来做这个平反主帅了,哪怕这个人地位比当初宰相房琯还高。
一番赛选下来,人数就那么几个,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山南道节度使鲁炅,以及先前的北路军主将李光进。
李光进不说也罢,其本来也没有多少拿得出手的战绩,只是因为出身不俗,爵职都很高的原因,才被房琯看上提议做了北路军主将。虽说三个主将,刘贵哲与杨希文最后都投降了反军,只有李光进没有,应该表扬,但不代表就直接冒险让他做平反主帅。
鲁炅曾经在哥舒翰麾下听命,跟随哥舒翰立下赫赫战功,一路升迁成为山南道节度使,并且前段时间成功守住南阳不使襄阳,江陵等地被反军威胁,战场经验也算极为丰富,不管是战功,还是经验都不俗。
最后是郭子仪,做为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自九原出兵就一路势如破竹的攻入河东,每每以少数兵力击溃数量更多的反军,将整个河东收复。虽说现如今河东道几乎再次被反军占领,但不可否认郭子仪先前的功劳。而且此刻灵武的大唐军队,安西军和陇右军已经废了,仅剩不到一万残部,而郭子仪的朔方军,却未伤及根本,仍有三万之众,所以郭子仪又比鲁炅合适一些。
其实,上一次出征收复关中和长安城,郭子仪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只是在经历安禄山造反,李飞在马嵬驿带领铁骑强行威逼,肃宗李亨心里跟唐玄宗一样,对领兵将领都下意识的充满戒心。正因为打心底里的防备,因此但凡能不用,肃宗李亨便宁愿弃之不用,反而要打压。这也是为什么上一次虽说有宰相房琯顶着元帅之职,可郭子仪仍旧连其中一路军主将都混不上的缘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