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七章 草庵盲僧解真意-《沧澜仙图》
第(1/3)页
雨丝渐渐稀疏,但仍缠绵不绝地自灰蒙蒙的天幕垂落。
何安移至草棚边缘,目光穿透雨幕,只见两个身穿蓑衣的僧人正稳步前行。
打头一人身材魁梧,头戴竹编斗笠,蓑衣下的步伐沉稳有力,每一脚落下都在这泥泞山路上踏出深深的脚印。
而更令人心惊的是他身后那位老僧,漫天雨珠飘洒而至,却在距他头顶三尺之处悄然偏转,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轻柔推开,化作细密水雾向四周散逸。
何安瞳孔微缩,心头警兆顿生,这般举重若轻的护体罡气,分明是修为已臻化境的征兆。
他不动声色地退回草庵深处,右手看似随意地搭在佩剑旁,体内真气却已悄然流转。
“吱呀——”
腐朽的竹门被轻轻推开,带着山间特有的湿寒气息,两人先后步入草庵。
当先那名魁梧僧人跺了跺脚,泥水从僧鞋上簌簌落下,他小心地摘下斗笠,露出一张被风雨打湿的方正面庞,随即转身,动作轻柔地为老僧解下蓑衣,蓑衣上的水珠沿着竹叶纹理缓缓滑落,在积尘的地面上晕开深色的水渍。
何安这才得以细看二人形貌,前面的僧人约莫四十上下,浓眉方额,面容敦厚中透着坚毅,灰色僧衣被雨水浸透,紧贴着他健硕的身躯,勾勒出结实的肌肉线条。
而后面的老僧却是瘦骨嶙峋,佝偻着身子,仿佛一阵山风就能将他吹倒,他脸上沟壑纵横,似乎历尽沧桑,微微侧首,花白的长眉下一双眼睛全然苍白不见瞳孔,竟是位盲眼僧人。
中年僧人将蓑衣仔细抖了抖,随后将其挂在摇摇欲坠的竹门上,转身间这才发现庵中阴影里的何安,连忙双掌合十,声如洪钟却带着歉意道:“阿弥陀佛……贫僧竟未察觉到施主在此避雨,惊扰清净,还望海涵。”
“大师客气了。”何安抱拳还礼,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那位始终静立的老僧,回道:“风雨同途,皆是缘分……大师请自便。”
中年僧人微微欠身,随即在庵中四处查看,他拾起几个尚未完全腐朽的蒲团,细心叠放在一处较为干燥的角落,这才转身搀扶老僧:“师叔祖,您请坐。”
老僧任由他搀扶着缓缓坐下,枯瘦的手指在蒲团边缘轻轻摩挲,仿佛在感知这方寸之间的纹理。
中年僧人将背上行囊轻轻放下,那行囊看似朴素,边角却已磨损得发白,他俯身低语,声音中带着恭敬道:“师叔祖……弟子去附近寻些柴火回来,生火取暖。”
盲僧微微颔首,沙哑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沧桑:“去吧……荒山夜雨,万事小心。”
待中年僧人的身影彻底没入雨幕,盲僧这才缓缓伸手,摸索着解开行囊系带,动作缓慢而从容,仿佛每个动作都蕴含着某种禅意。
一个皮质水囊从行囊中滚落,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骨碌碌转了几圈,停在何安脚边。
盲僧俯身摸索,枯瘦的手指在冰冷的地面上缓缓移动,指尖掠过积尘,却丝毫不显慌乱。
何安默然起身,拾起水囊轻轻放入老僧手中,触手之处,但觉老僧的手掌温暖干燥,全然不似这阴冷雨夜应有的温度。
“多谢施主。”盲僧接过水囊,枯瘦的手指在水囊上轻轻摩挲,缓缓说道:“听施主口音,不似江南人氏,这般大雨滂沱,何以独行在这荒山野岭?”
第(1/3)页